如果你将一款配置有点过时的机型推向市场,就会显得有点尴尬,ZTE Grand X 就遭遇了类似情况,当然其价格定位也是个考量因素。这次我们看到的 ZTE Grand X IN 却有所不同,它的规格进行了升级,尤其是用上了 Intel 最新的芯片方案和 Android 4.0,主相机也升级到了 800 万像素(Grand X 只有 500 万像素),RAM 也加到了 1GB(Grand X 的是 512MB)。最大的变动还是处理器啦,由原先的 NVIDIA Tegra 2 换成了 Medfield Z2460,和我们之前见过的 Orange San Diego 用的是同样的芯片组。我们不烦将他们再加上 Galaxy Nexus 进行对比,San Diego 比较便宜且只跑 Gingerbread 系统,而 Galaxy Nexus 比较贵但屏幕比较好,跳转有跑分结果对比。
对比之后你会发现,跑分的数值有高有低,有好有坏。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,CF-Bench 的跑分数值特别低,考虑到这是一个非正式发布的机型,我们对这个结果保持一定的谨慎,在之后最终版本时再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而 Quadrant 分值比 San Diego 要来得低,不过比起 Galaxy Nexus 要高。此外,Vellamo 和 SunSpider 跑分的结果看起来比较正常,都超过了两个对手。由于加大了内存,升级了相机,如果 ZTE 能够将 Grand X IN 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(Grand X 的免合约价格是 US$299),那么无疑会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。
ZTE Grand X IN |
Orange San Diego |
Galaxy Nexus |
|
Quadrant |
2,710 |
3,648 |
1,993 |
Vellamo |
1,550 |
1,285 |
1,159 |
SunSpider 0.9.1 (越低越好) |
1,355 |
1,620 |
1,985 |
CF-Bench |
873 |
2,447 |
6,189 |
对比之后你会发现,跑分的数值有高有低,有好有坏。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,CF-Bench 的跑分数值特别低,考虑到这是一个非正式发布的机型,我们对这个结果保持一定的谨慎,在之后最终版本时再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而 Quadrant 分值比 San Diego 要来得低,不过比起 Galaxy Nexus 要高。此外,Vellamo 和 SunSpider 跑分的结果看起来比较正常,都超过了两个对手。由于加大了内存,升级了相机,如果 ZTE 能够将 Grand X IN 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(Grand X 的免合约价格是 US$299),那么无疑会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