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先和低阶 DSLR 差不多价位的 EVIL 相机,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演化,一部份朝向更消费化的方向演进,而另一部份呢,则是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变化,很多时候在售价上已经和中间单眼不相上下。符合这个趋势的相机中,近来最显眼的,莫过于 Fujifilm 的 X-Pro 1 和 Sony 的 NEX-7 -- 本来 NEX-7 是会更早进入市场的,但奈何被泰国大水一冲,就变成现在这个直接竞争的局面了。Olympus 在今天以新的 OM-D 系列的首款机型加入战局,再加上 Panasonic 家族的 GH2,就让我们以「内建电子观景窗的高阶 EVIL 相机」为题,来个超级比一比吧!
Olympus E-M5 |
Fujifilm X-Pro 1 |
Sony NEX-7 |
Panasonic GH2 |
画素 | 16.1MP | 16.3MP | 24.3MP | 16.0MP |
感光组件 | Micro 4/3 | APS-C | APS-C | Micro 4/3 |
影像引擎 | TruePic VI | EXR Processor Pro | Bionz | Venus Engine FHD |
对焦区 | 35 |
49 区 (EVF) 25 区 (OVF) |
25 | 23 |
对焦模式 | 对比 AF | 对比 AF | 对比 AF | 对比 AF |
快门 | 1/4000 - 60 秒 | 1/4000 - 30 秒 | 1/4000 - 30 秒、 B 快门 |
1/4000 - 60 秒、 B 快门 (最大四分钟) |
连拍 | 9fps / 4.6fps | 6fps / 3fps | 10fps / 3fps | 2、3 或 5fps |
LCD | 3 吋、61 万 dot、倾斜屏幕 | 3 吋、123 万 dot、RGBW 排列 | 3 吋、92.1 万 dot、倾斜屏幕 | 3 吋、46 万 dot、 翻转、触控 |
EVF | 144 万 dot | 0.47 吋 144 万 dot / 光学 | 0.5 吋 236 万 dot、 OLED |
153 万 dot |
ISO (标准) | 200-25600 | 200-6400 | 100-16000 | 160-12800 |
ISO (扩增) | 200-25600 | 100-25600 | 100-16000 | 160-12800 |
录像 | 最大 1080/60i AVCHD / H.264 |
最大 1080/24p H.264 |
最大 1080/60i AVCHD | 1080/24p AVCHD |
麦克风 | 双声道 | 双声道 | 双声道 | 双声道 |
闪灯 | 限热靴外接 | 限热靴外接 | 内置 (GN:6) | 内置 (GN:15.6) |
记忆卡支持 | SD、SDHC、SDXC | SD、SDHC、SDXC | SD、SDHC、SDXC / MS Pro Duo | SD、SDHC、SDXC |
尺寸 | 122 x 89 x 43 mm | 139.5 x 81.8 x 42.6mm | 119.9 x 66.9 x 42.6mm | 124 x 90 x 76mm |
重量 | 420g (含电池) | 450g (含电池记忆卡) | 353g (含电池记忆卡) | 392g |
所以应该要怎么选呢?实话说,这里的四台相机其实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系统,所以如果你已经开始建立好一个系统下的镜头,那或许这边的选择就不会太困难了。初次加入 EVIL 的朋友来说,这里都是相当不错的旗舰机,唯独 GH2 是相对来说比较老的机种,还在等待 Panasonic 的更新。其他的话,X-Pro 1 的特色在它的观景窗,但是镜头选择比较少;Sony 的 OLED 屏幕和 APS-C 感光器都是亮点,但售价是罩门;E-M5 相比之下各方面都蛮平均的,而且 M4/3 因为有两家厂商一起在出镜头,相对来说镜头的选择也丰富,但目前还没看到多少关于它实际画质的图片出来了,很难说它的真实表现如何。
总之,比较没有换镜头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 X-Pro 1,已经有 E-mount 相机的朋友可以考虑升级 NEX-7,至于 M4/3 这边的话,先看看 E-M5 的画质,顺便等等到 GH 的后继机,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啰!